近日,我哪刚入学的小侄子告诉我说,他在上星期的听写中150题内答对136题,希望借此成绩得到大人们的认同。当时出于他的努力我给与了该有的鼓励,但我的心中纳闷着学校要求学子一星期内明白150组生字又是为了什么?这事件相信不会在每间学校发生,但这的确反应了一个马来西亚教育的大问题,而这问题出至于教育的理念。一个理念的建构不单单只是来之决策者,他的成立往往来之于大众的取向。父母经由无数的考试和斤斤计较的考试分数形成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因此补习和功课班,代替了学子玩乐的时光。考取好成绩也如同一个紧箍咒一样,加盖再学子的脑袋上挣扎时便收紧。
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杰出的官员徐庶,石韬和孟建他们都是诸葛亮的同学。他们的读书特点有别于诸葛亮,他们是把书特别是儒家经典读的精熟,而这也是当代东汉儒生应试教育(烦琐哲学)的老路,而这种教育体系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的一般性的人才。由于诸葛亮明白这教育方式无法使他成为一位能建立非凡事业的巨人,所以他在学习方式上他不能遵循老路,“简明扼要”成为了他的首选,因此吸收书里边最浓缩性的精华成为了诸葛亮求知识的方式,也就这方式使他名流千史,并辅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独霸一方。
想必大家会觉得三国时期太遥远了,而当时他们还是处于封建时代和如今提倡自由平等的年代不同,因此教育体系怎能一样。没错,的确是有些不一样,但我坚信寻求知识的目的始终如一。近日我读了一则有关亚裔美国团体向著名大学哈佛提出的诉讼新闻稿,这团体是由美籍亚裔的学生家长组成的,他们不满哈佛大学没录取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得更好成绩的亚裔学子。哈佛大学有个针对申请入学者而设定的“全面审查”录取标准,这录取的标准不在于成绩的好坏,因为哈佛不希望他们的学生是因为考试而学习,同时他们也无法接收那些埋头苦读却不追寻个人志趣和消遣的书虫。因为他们(哈佛大学)认为死读书的人无法丰富自我的性格和拥有透过阅读扩大视野的能力,同时也无法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就这诉讼哈佛大学的回应很简单“除了成绩和考试结果,亚裔学生在其他方面无从竞争”。也没错啦,就知识来说没有一个能比“接受”来的有效,即便考取了高分数如果他无法“接受”知识,那么他念的书只能成为考取好成绩的工具,而非成就事业的一身本领。
在这经济的风尖浪头中,唯独美国一枝独秀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有一个给与“想象”的教育理念。要铸建一个有想象力的教育理念首先父母必须放下“这是为孩子好”的想法,因为父母的一厢情愿捆绑了孩子的翅膀。如果学子的学习环境是在一个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中长大,那么分数将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如果”。少了一些创意的“如果”,那就像是只会复制和拷贝的机器人。而只会复制和拷贝机器人使得马来西亚在 “创新科技”的表现中不堪一击成为国内经济的死穴。08年危机后美国告知全世界,一味追求老旧发展道路的国家将会使陷入了泥潭之中,即便如“牛”一般的工作,也无法创造另一股“牛”市。试问金砖五国的金漆还在吗?